王振茂,出生于1987年,男,汉族。城市规划师。现任中国建设科技集团·中国城市发展规划设计咨询有限公司·规划设计研究四所室主任。
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,获硕士学位。2005年5月参加工作至今一直从事于城乡规划与设计行业,主持参与了包括详细规划与多尺度城市设计、专项规划与专题研究、城市更新与政策研究等项目20余项。如《三亚湾岸线利用规划及交通整治》、《北京新机场临空经济区总体城市设计》、《怀柔新城总体城市设计》、《怀柔科学城总体城市设计》、《西部(重庆)科学城九龙坡片区城市策划》等。
多尺度城市设计与重大枢纽片区规划设计:深度参与并负责了北京、重庆、广州等地的多种类型的城市设计国际竞赛,能应对总体、片区、地块不同层面的城市设计,尤其在TOD、大型综合枢纽周边区域的规划设计具有较强的专业性。
城市更新和规划实施研究:深度参与与并负责了多个城市级、片区级、项目级城市更新项目,并承担了北京多个片区的责任规划师,对北京等地相关的政策研究和实施路径,及城市设计与法定规划的有效衔接有较为深入的研究和见解。
文化产业与文化空间规划:深度参与并负责了北京市海淀、朝阳、怀柔、通州等区多个文化产业相关规划设计,对文化产业的发展和文化空间的规划具有独到的见解,并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城市文化空间研究模式。
01-怀柔科学城总体城市设计
项目时间: 2016-2017年
项目面积: 100平方公里
项目简介:探索有机生长的生态科创田园城镇模式——落实怀柔科学城世界级原始创新承载区、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核心承载区、生态宜居创新示范区的战略定位,将科创产业链条和城镇空间进行耦合,创造出有机生长的生态科创田园城镇模式。
营造引领世界原始创新的国际化科学城,实现人类百年田园城市梦想和中华百年科学强国梦想。秉承遵循科学的发展规律、尊重人的多层次需求、尊重生态自然三大原则,形成显性的“核圈插件”和隐性的“多义网络”双模型空间结构,将二者进行耦合,整体形成高效组织、有机交互的科创田园城市,同时构建五大空间创意——智慧中核,田园绿心,复合环廊,插件单元,特色斑块。
02-丰台区丰台站地区街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设计相关工作
项目时间: 2019-至今
项目面积:7.34平方公里
项目简介:构建复合绿谷廊道,打造站城融合发展典范——落实总书记“京津冀协同发展”要求及市委市政府提出“打造轨道上的京津冀重要节点”的指示精神,深入挖掘丰台站流量潜能,构筑立体复合的活力绿谷,促进站城融合发展。
丰台火车站是城南地区重要铁路枢纽,是国内首个高速与普速铁路双层车场设计车站。丰台火车站将与北京西站、北京南站和丽泽城市航站楼共同构建“三站一楼”对外综合交通枢纽体系,未来应建成“轨道上的京津冀”的重要节点,也是丰台区“一轴、两带、四区、多点”城市空间结构中是重要的城市 “交通枢纽类节点”。规划从目标愿景、交通组织、公共空间、城市风貌、形态方案等方面入手,在基地中形成地下地上复合的绿谷廊道,力求将其打造成为站城融合发展的典范。
03-西部(重庆)科学城九龙坡片区城市策划
项目时间: 2021-至今
项目面积:147.59平方公里
项目简介:营造生态化乐活场景,构建新时代生态产业新城示范区——贯彻党中央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建设举措,推动重庆的高质量发展,围绕“三高三宜三率先”发展愿景,锚定区委、区政府打造“中国铝加工之都”的部署安排,构筑新时代的生态产业新城示范区。
构建以铝、氢高端制造为核心产业,以田园农业、文创生产为特色产业、以科创研发、智慧物流、城市生活为支撑产业的“2+2+3”全链条产业体系,形成南北向沿科学大道、东西向沿森迪大道等的“丰”字形城市发展轴。在南部铝和北部氢两大产业组团基础上,结合生态廊道,划分九个居住混合岛、八个产业混合岛和四个特色功能岛,整体实现强健的产业生态、生态性空间布局、生态化乐活场景三项生态发展愿景。
1.北京城市副中心4号地区“流动空间”规划设计探索 《北京规划建设》第一作者
2.面向精细化管理的城市建筑高度引导——北京怀柔新城老城区建筑高度及天际线城市设计实践 《北京规划建设》第二作者
3.城市修补视角下南昌上海路街道空间改造研究 《城市规划年会》第一作者
4.基于有机生长理论的怀柔科学城规划设计研究 《北京规划建设》第一作者
5.文化基因视角下的多巴“河湟文心”片区规划设计研究 《小城镇建设》第一作者
6.怀柔G111高架路沿线天际线控制引导研究 《华中建筑 》第一作者
7.高铁片区指廊型空间模式规划设计初探——以安阳东站为例 《北京规划建设》第一作者
8.治理精细化背景下的城市公共空间规划管理实施路径 《城市观察》第四作者